一、铺设方式选择
-
悬浮式铺装(主流方式)
-
适用地板:强化地板、实木多层地板
-
优点:施工快、成本低、易维护、不占层高
-
缺点:脚感稍硬
-
-
龙骨式铺装(传统方式)
-
适用地板:纯实木地板
-
优点:脚感舒适、防潮性好
-
缺点:造价高、占用层高、维护麻烦
-
二、铺设步骤详解
-
地面清理
-
铲除水泥残渣、砂砾,修补不平整处。
-
关键点:先装门再铺地板,确保门缝高度合适。
-
-
安装踢脚线木楔
-
孔距500mm,木楔需干燥稳固,避免后期松动。
-
-
铺设防潮膜
-
厚度≥0.2mm,接缝重叠200mm并用胶带密封,靠墙处上翻50mm。
-
-
加铺地垫(可选)
-
地垫接缝用胶带固定,避免重叠导致地板起拱。
-
-
预选色差 & 试铺
-
深色地板尽量放在光线好的位置,色差大的可铺在家具下方。
-
-
正式铺装(从墙角开始)
-
母榫靠墙,四周留8-12mm伸缩缝(防止热胀冷缩)。
-
注意事项:
-
使用无尘切割,减少粉尘污染。
-
地板拼接时,用木楦垫着敲击,避免边缘损伤。
-
-
-
收边 & 检查
-
安装踢脚线,遮盖伸缩缝。
-
检查地板平整度,无松动、异响即为合格。
-
三、常见问题 & 避坑指南
❌ 错误做法 | ✅ 正确做法 |
---|---|
地面没找平就铺 | 用自流平或快干水泥修补不平处 |
防潮膜接缝不密封 | 重叠200mm并用胶带贴牢 |
伸缩缝留太小 | 确保8-12mm,避免起拱 |
直接敲击地板拼接 | 垫木楦缓冲,保护榫槽 |
小贴士:
-
铺完后24小时内避免踩踏,让胶水固化。
-
日常清洁用拧干的拖把,避免泡水。